中国“气”场:万米驭“蓝金”
作者:中国石油报 时间:2025-02-28
作者:中国石油报 时间:2025-02-28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数据显示,世界新增油气储量的60%来自深部地层。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还有83%的深地油气等待着我们去探明和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表示:“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其高效勘探与开发是未来油气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
对中国石油来说,向地球深部进军,从更难更深的地层中找油气,也是更好地端牢能源饭碗的必由之路。从在6000米至9000米深度发现10亿吨级大油田庆城油田和克拉-克深等3个万亿方大气区,到8882米深的轮探1井、9026米深的蓬深6井等一批超深井相继诞生并测试获工业油气流,中国石油在万米以内的地下深层已经收获颇丰。
完钻的深地塔科1井,成功发现了油气显示,刷新了油气储层保存的深度纪录,为我们揭秘了一个全新的科学世界。
“这是我国首次获取到万米以深地质资料,同时验证了塔里木盆地在万米深层仍有油气资源潜力,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深地勘探领域的强大实力,更是我国地质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这样评价。
作为我国最大的沉积盆地和全球唯一的以超深层资源为主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在深层至超深层蕴藏着丰富的烃源岩。它们犹如一座座巨大的油气“工厂”,为我们提供能源保障。
“平面上越靠近生烃中心、垂向上越逼近烃源岩,油气富集程度就越高,走向近源超深勘探是必然。”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企业高级专家黄少英说,“如今,深地塔科1井将油气勘探下限拓展至万米以下,改变了超深烃源岩生成机理、油气成藏理论等方面的认识,为后续塔里木盆地乃至全国超深层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10910米不是终点。在深地探索的道路上,还有深地川科1井等超深井正寻找着更多潜在“宝藏”,继续创造着一个个增储上产的“中国深度”。
展望未来,天然气行业前景广阔,将大有可为。“深地塔科1井取得的新突破,让我们在深层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推动天然气产业链向更高端、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规划总院天然气规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元涛表示。
上一篇:我国北部湾海域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