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必中单双四肖
行业新闻 集团要闻 内部刊物

我国新能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与挑战

作者:中国能源杂志社 时间:2022-11-25

摘要: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加速推进,全球新能源发展迎来“黄金时代”。新时期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通过大量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技术与实践经验,为走出国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提出在参与国际竞争时,需从投资、承包、金融和制造业四个领域,提升我国新能源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2.jpg

      引言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加速推进,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健全、装备制造和产业链日趋完备以及技术创新推动降低成本等有利条件下,全球新能源发展迎来“黄金时代”。与此同时,在各项政策支持下,新时期我国 新能源行业市场活力充分释放,在市场规模、制造能力、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截至 2021 年底,中国风电和光伏新增与累计装机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提 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为推动新能源产 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即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迈入新时期。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和 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企业在开拓海外新能源市场特别是投资、承包、金融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

      一、全球新能源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一)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

      近年来,世界各国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11月,全球共有137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 ,超过100个国家制定了新能源扶持政策,146个国家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目标。欧盟委员会承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耗总量中的份额提高到45% ;东盟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 35%;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 年降低通胀法案》,其中 3700亿美元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和加强气候弹性;印度总理莫迪承诺到 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2070年印度将实现零净碳排放。

      (二)全球新能源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年新增装机从 2016年的163GW增长至2020年的261GW;在新增电源中的比重从60% 左右攀升至80%以上,成为新增电源的主力。在投资方面,过去五年可再生能源领域年均投资额高达3080亿美元,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依然逆势增长,年投资额超过3200亿美元,体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达305GW,比过去五年增长近58%。其中,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在 2026 年有望达到260GW,比 2020年增长105%;陆上和海上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将分别达75GW和21GW。此外,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储能、氢能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6年全球储能装机将超过270GW,氢电解槽产能将攀升至 17GW。

      (三)技术进步推动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在光伏领域,随着材料与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2020 年规模化生产的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达22.8%,比2016年提高将近3个百分点。2020年全球新建光伏发电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已降至0.057美元/千瓦时,较2010年下降达 85%。在风电领域,2020年全球陆上和海上新建风场LCOE已分别降至0.039美元/千瓦时和0.084美元/千瓦时,较 2010年下降56%和48%。随着异质结等新型电池技术和风机大型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LCOE仍将持续下降,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将极大促进新能源的更大范围应用,全球低价高技术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

      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和机制的不断完善、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链趋于完备、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实现蓬勃发展,为未来开拓新能源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累计和新增装机稳居全球第一

     2021 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风电新增装机4757 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31.1%和27%。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06 亿千瓦、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28 亿千瓦,分别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2.9%和13.8%。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已连续九年稳居世界首位,累计装机容量连续七年稳居全球首位。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同时海上风电已进入发展快车道。2021 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2639万千瓦,新增装机169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光伏发电和风电继续保持高利用率水平,为中国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强支撑。

      (二)光伏制造领跑全球,风电制造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光伏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现已形成世界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产业链。2020年全球前十名光伏组件、裂变器制造商中,中国分别有八家和七家企业入围。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1 年,中国大陆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在全球占比分别达到 78.8%、97.3%、88.4%、82.3%。2021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额达 246.1亿美元,同比增长44.8%;出口量约98.5GW,同比增长25%。在 风电制造领域,随着技术更新迭代与海上风电稳步发展,中国包括主机、叶片等风电制造产业逐步完备、规模持续扩大。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风机产量占全球50%以上,并形成年制造能力800 ~ 1000万千瓦的成熟产业体系,在全球排名前10名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

      (三)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光伏领域,中国光伏制造商坚持自主创新, 引领单晶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技术( Passivated Emitterand Rear Cell,简称PERC), 让 双面组件、182尺寸成为行业主流。一是电池转换效率连续刷新世界纪录,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 (ISFH) 等权威测试机构测试,隆基股份先后实现了单晶双面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25.21%、 HJT技术转换效率 25.26% 的突破,刷新世界纪 录。二是中国光伏制造企业推动了单晶PERC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快速提升了产品效率。截至2022年 2月,PERC电池市场份额已从2019年的65%提升到86.4%。三是“光伏 + 农业”“光伏+建筑”“光伏+环境”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和创新商业模式层出不 穷 ,“光伏+” 实现了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了项目适应性、社会和环境效益,其实践为全球“光伏+”综合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中国经验和技术方案。在风电领域,全球风电机组逐步向大型化、定制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向大功率齿轮箱和百米级叶片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国产化以及漂浮式等海上风电技术研发方向转变。陆上风电高塔、柔塔和混塔等型式现已步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单机容量已达6MW 级,叶轮直径达191米;海上风电主流机型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从 4.XMW 级到10.XMW级的跳跃式发展。

      三、我国新能源“走出去”基础较好,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为我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项目开发与运营实力雄厚,多元应用场景与创新开发模式经验丰富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风电、光伏开发规模, “水光互补”“风光储”等开发模式逐步成熟,光伏与建筑、与农业结合等创新领域技术优势明显。中国电力企业,尤其是央企具备在项目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并积累了大量新能源项目运营的实践经验。

     (二)境外项目总承包业绩与基础较好,资源整合和履约能力较强

      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较早,深耕多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均有业务布局,建设并高质量完成了大量电力工程项目。2021年,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共有78家中国企业入围,占比达31.2%,蝉联榜首,其中电力工程板块世界前十强中有五家是中国企业。从最早期项目的劳务输出、分包开始,发展到目前提供总承包、融资、运维综合服务,中国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加强,国际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为境外新能源项目总承包业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链完备,供应稳定,具备价格优势

      我国光伏制造产业链完备、技术自主可控, 具有稳定的生产和制造能力,特别是疫情期间组件产量和出口量不降反增,供应稳定体现出较强 的韧性。此外,得益于产业链集中度高和协同创新带来的降本增效,中国光伏产品与国际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风电方面,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风机制造产业链,特别是受益于过去两年中国风电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中国风电制造产能和产量均实现大幅增长,技术快速迭代, 成本进一步降低,为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不断加大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应用和新场景开拓,在清洁能源领域资本、技术、承包能力、产业链、装备制造等方面优势,将逐步凸显。

      四、中国新能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风险挑战

      与国内新能源产业和市场蓬勃发展不同,中国企业在开拓境外新能源市场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暴露出工程承包业务“大而不强”,在 风电装备制造方面海外市场占有率较低,金融服务支撑不足等问题,预示着中国企业在国际新能源市场竞争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挑战。

  • (一)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我国海外新能源项目执行与市场开拓难度增加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受国际航班熔断、出入境签证、隔离政策和境内流动管控等影响,我国海外新能源项目开发和履约均面临人员短缺的现象。同时,新冠疫情下工厂开工复工率和原材料产能不足,以光伏组件为代表的新能源设备价格剧烈波动,增加了新能源项目成本。另外,疫情期间海运物流资源供不应求、价格暴涨,也极大地增加了项目成本和履约难度。鉴于新能源项目的交通物流受阻、成本上升、拖期严重等现状, 部分国家和开发商对新能源项目保持观望态度或延期或停止,进一步增大了中国企业开拓海外新能源市场的难度。

  • (二)新能源项目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增强,国际头部企业优势扩大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增长及成本大幅下降,“保价保量”的照付不议购电协议在不断减少,电价补贴逐步退坡或取消,采用市场化电价的国家越来越多,项目投资收益不确定性逐步增加。另一方面,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阿联酋马斯达尔公司(Masdar)、 法国电力、德国莱茵等国际一流投资企业得益于在地缘、资源、资金、成本、品牌等方面的优势, 其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给中国企业参与新能源投资的市场竞争带来更大挑战。

  •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叠加债务危机,新能源项目投融资风险敞口扩大

      受全球疫情等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经济复苏乏力,能源需求下降。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快速增长,未来三 至五年将迎来还款高峰,债务问题突出。随着全球货币政策逐步收紧,新兴市场货币和流动性承压或将进一步加剧债务危机。在此背景下,在建和在运营的境外新能源项目面临的电价波动、债务违约和汇兑等风险不断累积,导致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海外投融资将更加谨慎。

  • 四)发展中国家电力系统相对薄弱,高比例新能源稳定运行和电力消纳面临挑战

      当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发电为主,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系统灵活性不足,电源和电网发展不平衡,给新能源项目高比例发展和电力消纳带来隐患。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攀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发电、风电的波动性,会给电 网调控、电源调节带来多方面的挑战,电网灵活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将逐步凸显,新能源项目面临电网无法消纳(弃光、弃风)等风险。以越南为例,过去三年其新能源项目激增,已超出电网调节能力,导致2021年越南可再生能源弃电量高达13亿千瓦时,其中5亿千瓦时为太阳能发电。

      综合上述分析,为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引导中国新能源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的各类风险挑战,提出 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紧紧抓住投资“牛鼻子”,多措并举支持投资企业开拓海外新能源市场。以项目投资为龙头,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发挥投资、设计咨询、工程承包、设备制造、金融服务、保险等各环节参与者的互补优势,努力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积极引入国际投资者,发挥各类投 资者在项目资源、投资风险管控、东道国政府关系、融资渠道等优势,分散投资风险。并加强中国企业自身投资研判分析能力,尽快适应无补贴的自由电力交易规则,培育一批具备新能源行业知识,熟悉海外市场政策、语言、文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发力高端咨询,推动承包企业逐步由“量”向“质”转型。加强重大项目的协调与监管,引导中国企业依托自身差异化优势进行有序竞争、避免低价和恶性竞争。加大“投建营 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力度,争取竞争新优势。持续推动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发展,补短板,提升中国企业设计咨询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在新能源技术标准方面的合作,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在新兴技术领域与东道国共同编制相关标准规范。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加大海外新能源项目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国企海外新能源业务的定向支持,加强对海外电力市场的风险甄别、研究、预警和处置能力,与国际同业对标学习和合作,积极尝试“有限追索”或“无追索”项目融资模式。创新和推广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同时健全绿色投资评估制度,对相关投资项目实现前端评估与后端管理相衔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防范“洗绿”风险。 

      四是推进产业强链补链,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出口稳步增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与国外先进技术企业交流合作,加快重点技术和关键制造业的科技攻关,强链补链。提升相关合作机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力,增强 G20、APEC、上合组织等对促进双、多边能源合作的引领作用,形成多边能源技术、环境保护的统一标准,促进市场深度融合。通过双、多边对话和行业间沟通交流,消除误解、增信释疑,深化政治互信,避免贸易壁垒等单边主义行为。

上一篇:工程院院士:天然气是向非化石能源时代过渡最佳选择

下一篇:国家发改委:今冬天然气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偏紧!用气合同基本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