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充足 冬“暖”可期
作者:中国改革报 时间:2021-09-09
作者:中国改革报 时间:2021-09-09
底“气”充足
冬“暖”可期
国内地下储气库注气进展顺利,截至8月底注气计划完成率超80%
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天然气早已融入企业生产、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天然气更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同脉共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好转,2021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恢复至疫情前良好势头,一季度国內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二季度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强大韧性。
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始终维持上涨趋势,引发生产关注,牵动民生关切。
01天然气价格上涨对民生用气影响可控
今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1月~6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20%以上,2020年和2021年年均增速约为11%。“淡季不淡”引发社会对今年冬季供暖季期间的天然气供应及价格前景的担忧。
“主要是受经济恢复需求、冬季供暖需求、国际局势变动三个因素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向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介绍目前天然气价格上涨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有金融炒作的因素。”
“实际上,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天然气消费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放大了今年的消费增长率。”北京燃气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白俊介绍说。
白俊判断,由于2020年天然气消费增速前低后高,预计今年后面几个月的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速将会下降,今年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我国国产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的比例大致在6:4,而进口天然气中长期协定气量占比约70%~80%。长协价格和供量都保持稳定。目前上涨的是天然气现货市场。”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田磊表示,天然气现货主要为满足天然气边际需求,整体供给充足,不存在更大缺口。
现货天然气上涨将给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首先要算一笔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暖面积达30.6亿平方米,比2016年增加11亿平方米,占清洁取暖总增加面积的31%。预计2021年城镇燃气全年新增用气100亿~120亿立方米,增量主要来自居民采暖。
“在我个人看来,包括供暖在内的民生用气都是刚需,但在天然气消费中占比不大。即使在冬季供暖季需求高峰时,仅仅是国产气就足以超额覆盖这一部分需求。”白俊表示,现行的门站价格制度可以保障供应商用国产气供应民生用气时的基本利益。冬奥会产生的实际天然气需求增量很少,更多是出于安全考虑的心理需要。
“当然,经济增长情况和天气寒冷程度等因素超出预期也有可能对冬季天然气需求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需要及时跟进关注。”白俊说。
02地下储气库注气计划完成率超80%
“目前,国内地下储气库注气进展顺利。”业内人士透露,截至8月底,注气计划完成率达80%以上。预计供暖季前全国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比去年将有较大增量。
记者从国家管网公司了解到,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达2800万立方米,到今年底预计提升至4300万立方米,可有效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满足冬奥会用能需求。
今年8月21日,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发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依据上半年市场形势,经初步判断,预计我国2021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3650亿~3700亿立方米。剔除新冠疫情影响,与2019年天然气消费基数相比,2020年和2021年年均增速为9%~10%,处于中高速增长合理区间。
“天然气产量增速连续两年快于消费增速,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田磊表示,“双碳”目标引领我国能源转型提速,能源双控、大气污染防治等带动天然气增量发展和存量替代双重发力。天然气需求在增长,我国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
白俊从国内增量供应角度介绍我国当下天然气供应情况:一是国内生产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是天然气供应的基本盘,能够保持10%左右的稳定快速增长,对稳定市场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二是中俄东线管道气进口增量比较可靠,其他管道气进口如无特殊意外也可保持稳定。
三是包括地下储气库和LNG储罐在内的储气能力稳步提升,市场调节能力持续改善,储气设施中今年新投产储罐能力较多,唐山、舟山、如东等LNG接收站增加136万立方米储罐。
四是国家管网设施开放会带来一部分LNG资源补充,起到边际上的支持作用。
“这离不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有关部门从政策层面连出实招,持续推进天然气市场增储上产。”田磊指出,近年来我国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今年我国储气能力建设持续提速,东北、华北两个百亿立方米级储气库基地建设初具雏形,沿海LNG接收站集约布局,环渤海等重点地区LNG储运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总体顺利,滨海、宁波、如东、珠海等一批LNG扩建工程加快实施。
同时,我国天然气产量延续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田磊举例说:“回顾上半年,川渝页岩气勘探开发再获突破;国内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进一步向深海推进。中俄东线南段、川气东送二线、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实施。”
03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倒逼能源清洁转型。
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进入增量替代和存量替代并存的发展阶段,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化石能源,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又是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安全的“稳定器”。可以想见,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桥梁”作用日益突出。
202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进一步强调天然气作为低碳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加强储气能力建设是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天然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管网设施的持续配套建设逐渐提速。
“我国天然气多元供应体系持续完善,‘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报告》明确,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大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成,国内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长输管道4.6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2020年~2021年采暖季前地下储气库形成工作气量14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0亿立方米,增幅创历史新高。
同时,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连续4年超百亿立方米,新增储量再创新高。据田磊介绍,随着“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全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保持高峰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7月国内生产天然气达12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供应增量达116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今年天然气消费增长需求。随着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百亿方”级储气库群建设快速推进,国内应急供应能力也将逐年提升。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坚持立足国内,持续提升国内气田增产增供水平,增强多元化进口能力。同时,引导全社会提高节能意识,积极倡导节约用气,推动高峰期有序用气,多措并举保障我国天然气稳定供应,为全球天然气市场平稳运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