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市场为王 打造天然气互利共赢生态产业链
作者: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时间:2021-08-05
作者: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时间:2021-08-05
7月30日,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出席“共商国际油气价格持续走高背景下国内应对之策暨2021年第二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并作题为《“双碳”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主旨演讲。张玉清表示,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全球LNG供大于求或将长期存在,资源为王变为市场为王是大趋势,中国要充分利用市场买家地位,研究策略、优化选择、多元进口,努力降低进囗气价、提高天然气与替代燃料的竞争性,打造天然气互利共赢生态产业链。
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 供大于求是大概率事件
张玉清表示,全球天然气的消费峰值可能于2037年到达。咨询公司麦肯锡《2021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全球化石燃料总需求可能在2027年达到峰值,其中煤炭需求2014年已达峰值;石油需求峰值可能在2029年到来;天然气是未来10-15年仍然继续增长的化石能源,需求峰值将出现在2037年。
张玉清认为,未来较长时间内,国际LNG 市场总体将呈宽松态势或者供需宽松是大概率事件。IEA《天然气分析及展望2021-2024》报告预测,2021-2024年间天然气将保持缓慢的增速,2024年需求将接近4300 bcm,与2020年的低点相比增加350 bcm;亚太地区,即中国、印度和新兴亚洲区域将占天然气增长量的近一半;2020-2024年全球LNG贸易增长3%,大多数来自亚洲,中国非常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近几年LNG投资决定波动性非常大,经历了2018-2019年的投资高峰和疫情导致全面停止后,由于2021年强劲的经济复苏,还会进一步推动投资的浪潮。
价格低迷下跨国公司LNG产业展现韧性
张玉清指出,在2020年天然气价格低迷形势下,上游资源商依然延续了天然气生产盈利性,表现出强劲的产业韧性。壳牌2021年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显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触发的经济危机导致LNG供应投资陷入停滞,全年油气行业资本支出预算缩减23%,对液化产能项目最终投资决策较预测大幅减少超5000万吨。但受亚洲地区需求带动等因素影响,价格低迷形势下全球LNG市场依然展示出良好的韧性和灵活性,价格的回升也给予了上游企业利润增长的空间。
根据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埃尼公司这五大国际油气企业财报数据显示,其上游实现价格在近年来始终保持超出生产成本。2020年,五大国际油气企业中,天然气实现价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价差最高为0.46元/立方米(道达尔),最低为0.16元/立方米(埃克森美孚);原油和LNG实现价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价差最高为31.90美元/桶油当量(道达尔),最低为19.46美元/桶油当量(埃尼公司)。
“双碳”目标下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天然气利用处于稳定发展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很长时间仍将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输气管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加强环保治理倒逼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将推动我国天然气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加快天然气利用也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对碳达峰将发挥重要作用。
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的供应
加强勘探经济有效开发。按照“七年行动计划”要求,抓好增储上产。继续加强天然气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商业可采储量;做好开发方案论证,努力降低开发成本,实现经济有效开发。
加快储气调峰能力建设。2019年底有效储气量超过160亿立方米,约占消费量5.0%左右。但仍然远低于世界12-15%的平均水平,储气能力不足的短板依然突出,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应急保供能力。荷兰经验值得借鉴,其格罗宁根大型气田应急调峰作用十分显著,夏季压产、冬季全力生产,既起到调峰作用,又延长气田开发寿命作为调峰气田问题的可行性,提高冬季调峰保供应急能力。因此,应积极研究探讨优选规模整装高效气田作为调峰气田问题,即产能储备,也有利于冬季用气高峰时抑制进口LNG价格的过快增长。
大力发展天然气生态产业链
市场受价格影响较大,“降本增效”迫在眉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公平开放监管深入推进,未来消费者话语权增大,气价成为其决策的关键因素,必须降本增效,提高与替代燃料的竞争性,打造天然气互利共赢生态产业链,气价“过山车”的波动极不利于天然气市场的开发。
努力促进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随着风光等间歇性电源在中国电网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急需提升灵活性电源的比例,既要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又要考虑经济性和环境问题。鉴于气电运行灵活及调节性能等方面优势,为弥补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不足,要积极探讨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协同发展。
加快天然气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既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也是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国际石油价格低价常态化震荡,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产业,道达尔、英国石油、壳牌、挪威石油等国际石油公司已将数字化纳入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导向。其中无人化、智能化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天然气产业也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步伐,以实现降本增效。
努力降低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成本
上游勘探开发竞争。早日形成竞争性的勘探开发市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增加探明商业可采油气储量,提高开发效益;
尽快解决“探而不采”问题,不断盘活存量资源;
通过竞争性出让活动,加大区块市场投放力度;
加强输配环节监管,包括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及长输气管道、城市配气管道成本监管,努力降低输配环节的成本。
可适时成立LNG采购联盟
张玉清强调,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全球LNG供大于求或将长期存在,资源和市场互为依存,资源为王变为市场为王是大趋势。资源国和供应商对向我国扩大管道气出口规模有很强期望,中国既有扩大LNG进口,也有增加管道气进口的选择。在2020年天然气价格低迷形势下,上游资源商依然延续了天然气生产盈利性,表现出强劲的产业韧性,说明中国仍有较大的谈判降价的空间。张玉清建议,中国要充分利用买家市场地位,可适时成立LNG采购联盟,研究策略、优化选择、多元进口,努力降低进囗气价、提高天然气与替代燃料的竞争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天然气互利共赢生态产业链。
上一篇:油气管道数据将实现“全国一张网”